蜜蜂蛰了后全身红肿发硬发痒

蜜蜂蛰伤后全身红肿发硬发痒属于蜂毒过敏反应,可能与局部毒素刺激、过敏体质、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就医处理。蜂毒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红肿、硬结、瘙痒,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
蜜蜂尾针残留的蜂毒会直接刺激皮肤组织,导致蛰伤部位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发局部血管扩张和炎性渗出。表现为蛰伤处红肿发硬,周围皮肤温度升高,伴有灼痛感。可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冷敷缓解肿胀,避免抓挠防止感染。
过敏体质者接触蜂毒后可能发生Ⅰ型超敏反应,体内IgE抗体会触发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组胺。除局部症状外,可能出现全身性荨麻疹、眼睑水肿甚至喉头水肿。需立即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抗过敏药物,严重时需肾上腺素抢救。
抓挠或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伤口。感染表现为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出现脓性分泌物,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确诊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配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抗感染。
部分患者蛰伤后48-72小时出现Ⅳ型超敏反应,表现为蛰伤处硬结持续不消,周围出现丘疹水疱。这种细胞免疫反应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配合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罕见情况下被群蜂蛰伤可能导致蜂毒大量入血,引发溶血、横纹肌溶解等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酱油色尿、肌肉酸痛、肾功能异常,需紧急血液净化治疗。临床常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对抗毒素。
被蜜蜂蛰伤后应立即拔除毒刺,用碱性肥皂水冲洗伤口,局部冰敷缓解肿胀。观察是否出现胸闷、气促等全身症状,过敏体质者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恢复期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如红肿持续扩散或出现发热,须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