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完牙后干槽症是怎么样的

拔完牙后干槽症主要表现为拔牙窝剧烈疼痛、口腔异味和拔牙窝空虚。干槽症通常由血凝块脱落、细菌感染、拔牙创伤过大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清创、填塞药物、止痛等方式治疗。
拔牙后血凝块脱落是干槽症的常见原因。血凝块对拔牙窝有保护作用,脱落会导致骨面暴露,引发剧烈疼痛。患者可能感觉疼痛放射至耳部或太阳穴,拔牙窝可见空虚状态。治疗需由医生清除坏死组织,使用碘仿纱条填塞创口,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药物预防感染。
口腔细菌感染可能破坏血凝块,导致干槽症。患者常伴有明显口臭,创口可见灰白色坏死物。感染多与术后口腔卫生不良或免疫力低下有关。医生会进行局部冲洗,放置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抗菌药物,必要时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
复杂拔牙手术创伤较大时,容易发生干槽症。创伤可能影响血凝块形成,表现为持续加重的跳痛,创口边缘牙龈红肿。治疗需去除坏死骨组织,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
术后吸烟是干槽症的危险因素。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影响创口愈合。患者多在拔牙后2-3天出现症状,疼痛程度较重。需严格避免吸烟,已发生干槽症时需配合医生进行创面处理,使用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
糖尿病、贫血等全身性疾病患者更易发生干槽症。这类患者创口愈合能力较差,可能伴有低热症状。除局部治疗外,需控制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全身感染。
拔牙后应避免用力漱口、吸烟和进食过硬食物,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术后可进食温凉流质食物,使用另一侧咀嚼。如出现剧烈疼痛、口腔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复诊,干槽症及时治疗通常1-2周可痊愈。保持口腔卫生,遵医嘱复诊换药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