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内分泌科检查项目有哪些

儿童内分泌科检查项目主要有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甲状腺功能检测、性激素水平测定、血糖及胰岛素检测、骨龄评估等。儿童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涉及生长发育异常、甲状腺功能障碍、性早熟或糖尿病等问题,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用于评估儿童生长激素分泌功能,适用于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或生长速度缓慢的儿童。该试验通过药物刺激后多次采血,检测生长激素峰值水平。若结果异常可能提示生长激素缺乏症,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可筛查先天性甲减、甲状腺炎等疾病。新生儿甲减筛查已纳入我国免费妇幼项目,儿童期甲减可能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身高增长停滞。检测需抽取静脉血,结果异常时需进一步进行甲状腺超声或抗体检查。
性激素检测涵盖促性腺激素、雌激素或雄激素等,用于诊断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等病症。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时需进行此项检查。检测需结合骨龄评估,部分患儿可能需要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辅助诊断。采血时间建议在早晨8-10点。
血糖相关检查包含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可早期发现1型或2型糖尿病。儿童糖尿病常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表现,肥胖儿童需定期监测胰岛素抵抗情况。检查前3天需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应激因素影响结果准确性。
骨龄评估通过左手腕部X光片判断骨骼成熟度,对生长发育异常、内分泌疾病诊疗有重要参考价值。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超过2年可能提示生长激素缺乏、性早熟或染色体异常。检查无创快捷,但需专业医师采用标准图谱法或计分法进行评估。
儿童内分泌检查需根据个体情况由专科医师制定方案,部分项目需要多次采血或特殊准备。家长应记录孩子的生长发育曲线,包括身高体重变化、第二性征出现时间等。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空腹项目需禁食8-12小时。若发现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复诊并配合医生进行后续治疗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