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的瓣膜病变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变主要表现为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通常由链球菌感染引发的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瓣膜病变可能引起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需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控制、介入手术或瓣膜置换术。
二尖瓣狭窄是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瓣膜病变,主要由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瓣膜增厚粘连。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咯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轻度狭窄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中重度需考虑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或机械瓣膜置换术。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体重变化。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为舒张期血液反流,长期可导致左心室扩大。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心绞痛、端坐呼吸等。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缓解心绞痛,慢性期需服用培哚普利片改善心室重构。严重反流需进行生物瓣膜置换手术,术后需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约20%患者同时存在多个瓣膜受损,常见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这类患者症状更复杂,可能出现肺淤血、肝肿大等表现。治疗需综合评估各瓣膜损伤程度,优先处理主要病变瓣膜。可联合使用地高辛片和螺内酯片控制心衰症状,最终多需分期或同期多瓣膜手术。
长期二尖瓣病变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继而引发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典型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治疗以原发瓣膜病变处理为主,重度三尖瓣反流可同期行瓣膜成形术。利尿剂托拉塞米片可缓解体循环淤血症状。
瓣膜病变易并发房颤、心衰、栓塞等,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风湿活动期应注射苄星青霉素预防链球菌感染。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出现新发胸闷、下肢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终身随访,避免剧烈运动和感染。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变患者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避免竞技性运动。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进行牙科操作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建立规律作息并保持情绪稳定。出现心悸加重或夜间不能平卧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