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振脑震荡怎么治疗

脑震荡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脑震荡通常由头部外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跌倒撞击、暴力打击等原因引起。
脑震荡患者需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用脑过度和剧烈活动。急性期应卧床1-3天,减少外界刺激,保持环境安静。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可能造成头部再次受伤的行为。休息期间建议有家属陪伴观察病情变化。
脑震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头痛,甲氧氯普胺片控制恶心呕吐,谷维素片改善神经功能。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若出现严重头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排除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
部分脑震荡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若情绪症状持续2周以上无改善,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
症状缓解后可循序渐进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练习、注意力训练等。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平衡训练和协调性练习有助于功能恢复。训练强度应个体化,以不加重症状为原则。恢复期避免参加对抗性运动和可能造成头部二次受伤的活动。
脑震荡患者需按医嘱定期复诊,评估恢复情况。医生会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头痛加重、频繁呕吐、意识改变等需立即就医。多数患者在1-4周内症状可明显改善,但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脑震荡恢复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全谷物等,有助于神经修复。恢复期避免饮酒和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症状完全消失前不宜驾驶车辆或操作重型机械,防止发生意外。若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反复,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