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看什么

脂肪肝通常需要就诊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可能与肥胖、酒精摄入、代谢异常、药物因素、病毒性肝炎等原因有关。
消化内科是诊断和治疗脂肪肝的主要科室。医生会通过肝功能检查、超声检查等方式评估肝脏状态。若患者出现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等症状,可能与单纯性脂肪肝相关。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保护肝细胞,同时需配合低脂饮食和运动干预。
肝病科专门处理肝脏疾病进展阶段,适用于中重度脂肪肝或合并肝纤维化的患者。当出现黄疸、肝区压痛或肝功能持续异常时,需排查是否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可能涉及熊去氧胆酸胶囊、双环醇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进行肝弹性检测评估纤维化程度。
合并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脂肪肝患者需转诊内分泌科。胰岛素抵抗是这类患者的核心病因,表现为血糖升高、腰围增粗。除基础护肝治疗外,医生可能开具二甲双胍缓释片、吡格列酮片等药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指导患者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营养科可提供个性化膳食方案,针对超重型脂肪肝患者制定每日热量缺口。常见的营养干预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戒除含糖饮料等。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营养师会强调绝对戒酒并补充B族维生素。
当脂肪肝患者合并血脂异常或高血压时,需联合心血管内科管理。这类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显著增加,可能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调脂药物,同时监测颈动脉超声和心电图变化。
脂肪肝患者应定期复查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上选择清蒸鱼、燕麦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避免熬夜和饮酒。若出现持续乏力、腹胀等症状加重,须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