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占位介入治疗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肝占位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微创技术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肝占位性病变可能是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等疾病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释放药物。该方法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射频消融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量破坏肿瘤组织,对直径较小的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效果较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微波消融术原理与射频消融类似,但热效率更高,适合位置特殊的病灶。经皮肝穿刺活检是在影像引导下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对明确肝占位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将放射源直接置入肿瘤内部进行持续照射,对局部肿瘤控制率较高。
肝占位介入治疗后需保持穿刺点清洁,避免感染。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有无腹痛、发热等异常情况。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逐步恢复蛋白质摄入。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监测治疗效果,根据医生建议配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介入治疗期间应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肝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