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是种什么病

蜂窝织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下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边界不清的硬结,可能伴随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脓毒症或坏死性筋膜炎。
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真皮及皮下组织,释放毒素和酶类物质溶解周围组织,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微小伤口如蚊虫叮咬、足癣抓破或慢性溃疡均可能成为感染入口。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者更易发生感染扩散。
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肿胀,触痛明显且温度升高,病变区与正常皮肤界限模糊。随着进展可能出现橘皮样外观、水疱或紫癜样改变。颌面部蜂窝织炎可能引起张口困难,下肢感染常伴淋巴结肿痛。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升高。创面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病原菌,B超检查有助于判断脓腔形成。需与丹毒、接触性皮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轻中度感染可口服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克林霉素胶囊。严重者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合并厌氧菌感染时联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期应抬高患肢制动,局部50%硫酸镁溶液湿敷。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挤压肿胀部位。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波动性高热或意识改变需警惕败血症可能。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糖管理至关重要。
预防蜂窝织炎需注意皮肤防护,及时处理微小创伤。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避免赤足行走。出现持续红肿热痛应及时就医,规范完成抗生素疗程。治疗期间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有助于组织修复,但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