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肝硬化做哪些检查

关键词: #肝硬化
关键词: #肝硬化
确诊肝硬化通常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内镜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等。肝硬化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基础项目,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可以了解肝脏的合成、代谢和解毒功能是否受损。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异常表现。肝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并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或MRI等,能够直观显示肝脏的形态、大小、质地以及门静脉系统的情况。肝硬化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肝脏表面不规则、肝叶比例失调、肝实质回声增粗等特征。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发现门静脉高压的相关表现,如脾脏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形成等,对肝硬化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肝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等特征性改变。病理学检查不仅能确诊肝硬化,还能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和活动性,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由于是有创检查,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考虑进行。
胃镜检查可以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和出血风险,这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下静脉迂曲扩张,严重者可呈串珠状或瘤样改变。对于已经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内镜检查还能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可进行止血治疗。定期内镜监测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肝炎病毒标志物、自身抗体等检测项目。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脾功能亢进表现。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等可以明确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对于不明原因的肝硬化,还需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以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可能。
肝硬化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服用肝毒性药物,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为主,适当限制钠盐摄入以防腹水加重。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腹胀、下肢水肿、意识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抗纤维化等针对性治疗,必要时考虑肝移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