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腺疾病做什么检查确诊

汗腺疾病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以及特殊功能检查等方式确诊。常见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汗液电解质分析、皮肤活检、红外热成像等,具体需结合临床表现选择。
医生会观察患者多汗或闭汗的分布范围,检查皮肤有无继发感染、红斑或丘疹。触诊可评估汗腺区域有无结节或肿胀,同时测试皮肤划痕反应判断自主神经功能。针对腋臭患者需检查腋毛区分泌物气味及黏稠度。
血常规可排查感染或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检测帮助鉴别甲亢性多汗。汗液收集后进行电解质分析,氯离子浓度超过60mmol/L提示囊性纤维化可能。细菌培养适用于化脓性汗腺炎患者,可明确致病菌种类。
超声能显示汗腺脓肿的液性暗区及周围组织水肿。MRI对深部汗腺肿瘤定位更精确,可区分良恶性病变的边界特征。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体表温度差异,客观量化多汗区域的汗液分泌强度。
皮肤活检是诊断汗孔角化症、汗管瘤的金标准,需取直径4mm的全层皮肤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可鉴别小汗腺与大汗腺来源的肿瘤,细胞角蛋白标记有助于区分汗腺癌与转移癌。
淀粉碘试验用碘酊淀粉涂抹后观察汗点显色,评估多汗程度。发汗试验通过毛果芸香碱刺激定量测定汗液分泌量。基因检测适用于家族性无汗症患者,可发现CLCN1等基因突变。
确诊汗腺疾病后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穿着化纤衣物摩擦刺激。多汗症患者可局部使用氯化铝溶液,化脓性汗腺炎需定期消毒换药。饮食需限制辛辣食物及咖啡因摄入,继发真菌感染时遵医嘱使用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汗腺功能,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