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严重吗需要怎么治疗

关键词: #骨髓
关键词: #骨髓
骨髓炎是否严重需根据感染范围和并发症判断,治疗方式主要有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高压氧治疗、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骨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外伤或血源性传播引起,可能伴随局部红肿、发热、骨质破坏等症状。
骨髓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临床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万古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治疗周期较长,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以防止复发或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合并死骨形成、脓肿或窦道的慢性骨髓炎,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和感染灶。常见术式包括病灶清除术、灌洗引流术、骨移植术等。术后可能需放置抗生素骨水泥或负压引流装置。手术可有效降低复发概率,但可能影响骨骼稳定性,必要时需配合外固定支架。
高压氧能提高组织氧分压,增强白细胞杀菌能力,促进血管新生和伤口愈合。适用于顽固性骨髓炎或合并缺血性骨坏死的患者。通常需连续进行20-40次治疗,每次90-120分钟。治疗期间需注意气压伤和氧中毒风险,禁用于未经处理的肺大泡或幽闭恐惧症患者。
骨髓炎患者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状况。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适量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严重营养不良者可短期使用肠内营养粉剂或静脉营养支持。同时需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的感染更难控制。
急性期后需逐步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可使用超声波、低频脉冲等物理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承重骨骼感染愈合后需渐进式负重训练,使用拐杖或支具过渡。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病理性骨折。
骨髓炎患者需保持患肢制动抬高减轻肿胀,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饮食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戒烟限酒改善微循环。术后伤口护理需严格无菌操作,观察渗液情况。长期卧床者需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出现发热、疼痛加剧或新发脓肿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