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湿性心内膜炎

小儿风湿性心内膜炎是风湿热累及心脏内膜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心脏瓣膜损害,需通过抗感染治疗、抗炎治疗、预防复发等措施干预。该病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相关,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心脏杂音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
青霉素是清除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可选用青霉素V钾片或注射用苄星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肠溶片替代。治疗需足疗程以彻底清除病原体,避免反复感染加重心脏损害。用药期间需监测患儿有无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急性期需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控制炎症,重症者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阿司匹林需注意胃肠道刺激,可与食物同服。激素治疗期间应限制钠盐摄入,定期检查血压和血糖。炎症指标正常后需逐渐减量停药,防止反跳。
出现心力衰竭时需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增强心肌收缩力,配合呋塞米片利尿减轻心脏负荷。严重瓣膜病变可能需手术修复,如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期间需严格记录出入量,保持电解质平衡,限制活动量。
每月肌注长效青霉素可预防链球菌再感染,通常需持续至成年。日常需避免受凉感冒,加强口腔卫生。出现咽痛、发热时应及时就医筛查链球菌感染。疫苗接种需避开急性发作阶段。
家长需保证患儿充足休息,急性期卧床2-4周。饮食给予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蒸蛋,限制腌制食品。恢复期可逐步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评估瓣膜情况。
患儿卧室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潮湿环境诱发风湿活动。注意观察有无新发关节肿痛、气促等症状,教育学龄儿童掌握自我症状监测。长期用药者每3个月检查肝肾功能,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医生。合并瓣膜病变者需终身随访,妊娠前需进行心脏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