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哪几类类型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分为非发绀型和发绀型两大类,具体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所致,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通常无皮肤青紫表现,血液分流方向为左向右。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类型,由于左右心室间存在异常通道,可能导致喂养困难、多汗等症状,可通过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表现为左右心房间隔发育不全,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部分病例需行房间隔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是胎儿期血管未正常闭合,可能闻及心脏杂音,可采用导管介入封堵或结扎手术。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出现皮肤黏膜青紫,血液存在右向左分流。法洛四联症包含四种心脏畸形,表现为蹲踞、杵状指等症状,需分期进行根治手术。大动脉转位是主动脉与肺动脉连接异常,新生儿期即出现严重紫绀,需在出生后尽快行动脉调转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会导致氧合血回流异常,可能伴有呼吸困难,需手术重建肺静脉连接。
单心室畸形患儿只有一个功能心室,需通过Fontan系列手术重建循环。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表现为左心系统发育不全,需在新生儿期进行Norwood手术。三尖瓣闭锁时右心房与右心室无直接连接,可能需行双向Glenn手术。这些复杂畸形通常需要多阶段手术治疗,术后需长期随访。
主动脉缩窄可导致上肢高血压,可能出现头痛症状,需行球囊扩张或切除狭窄段。肺动脉瓣狭窄可能闻及喷射性杂音,轻度病例可观察,重度需球囊瓣膜成形术。这些病变会导致血流通过受阻,但一般不引起血液分流,手术预后通常较好。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可能引发心肌缺血,需手术重建正常通路。永存左上腔静脉是常见的体静脉回流异常,多数无须治疗。血管环畸形会压迫气管食管,可能出现吞咽困难,需手术松解。这些血管发育异常可能单独存在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有无气促、紫绀、喂养困难等表现,避免剧烈运动和感染。术后患儿要遵医嘱用药,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复查心功能。疫苗接种需咨询专科医生,部分活疫苗需暂缓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