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磁共振能查出什么

眼部磁共振能查出视神经炎、视网膜脱离、眼眶肿瘤、眼外肌病变及血管异常等疾病。眼部磁共振成像主要用于评估眼球、视神经、眼外肌及周围软组织的结构异常,对炎症、肿瘤、血管病变等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视神经炎是视神经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多发性硬化、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磁共振可显示视神经增粗、信号异常,典型表现为T2加权像高信号。诊断后需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维生素B1片、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炎症。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磁共振能清晰显示视网膜下积液及脱离范围,常见于高度近视、外伤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急性期需限制活动并尽快手术,如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术。
眼眶肿瘤包括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瘤等占位性病变。磁共振通过多序列成像可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血供情况。确诊后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
甲状腺相关眼病、肌炎等可导致眼外肌增粗。磁共振能定量测量肌肉直径,观察脂肪浸润程度。甲状腺相关眼病需控制甲功异常,急性肌炎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碘化钾口服溶液。
包括眼眶静脉曲张、动静脉畸形等血管病变。磁共振血管成像能显示异常血管团、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制定介入栓塞方案有指导意义。部分病例需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一步评估。
进行眼部磁共振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佩戴义眼者应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后保持充足休息,避免揉眼。若报告提示异常,应及时携带影像资料至眼科或神经眼科就诊。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进行视力及眼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