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碰不疼一按就疼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后不碰不疼但按压疼痛属于常见现象,通常与局部炎症反应、骨膜刺激或软组织损伤有关。骨折初期可能因神经末梢未受持续压迫而静息时不痛,但按压时外力直接作用于骨折端或周围肿胀组织,刺激痛觉神经导致疼痛加剧。若伴随明显肿胀、皮肤青紫或活动受限,需警惕移位性骨折或并发症。
骨折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炎症反应,释放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轻微触碰即可激活痛觉感受器。骨折断端不稳定时,按压可能导致骨片微动,刺激富含神经的骨膜产生锐痛。部分患者因肌肉保护性痉挛使患处处于放松状态,静息痛不明显,但外力打破肌肉平衡后会诱发疼痛。开放性骨折或合并神经损伤时,可能因感觉异常表现为特殊疼痛模式。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痂形成缓慢,轻微压力即可传导至未愈合的骨折线。病理性骨折因原发病灶存在,按压痛可能持续较久且范围超出骨折部位。儿童青枝骨折因骨膜完整度高,静息痛较轻但按压时疼痛明显。若骨折后3-5天按压痛突然加重,需排除感染或血肿机化导致的压力增高。
骨折后应避免自行按压测试疼痛程度,不当外力可能造成二次移位。建议使用医用冰袋间隔冷敷缓解肿胀疼痛,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静脉回流。稳定性骨折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镇痛药,复杂骨折需及时进行X线复查。恢复期适当补充维生素D3碳酸钙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促进骨愈合,但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