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属于什么性质损伤类型

踝关节扭伤属于软组织损伤中的韧带损伤,通常由外力导致关节过度活动引起。踝关节扭伤主要有外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韧带完全断裂、韧带部分撕裂等类型。
外侧副韧带损伤是踝关节扭伤最常见类型,多因足部内翻时受力导致。典型表现为踝关节外侧肿胀疼痛,活动时症状加重。轻度损伤可通过冰敷加压包扎处理,严重者需石膏固定。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抗炎药。
内侧副韧带损伤相对少见,常由足部外翻暴力引起。损伤后会出现踝关节内侧明显压痛,可能伴有局部瘀斑。急性期建议采用RICE原则处理,慢性期可配合超声波治疗。医生可能开具洛索洛芬钠贴剂或酮洛芬凝胶等药物。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多发生在剧烈运动时,表现为踝关节上方疼痛和稳定性下降。这类损伤容易漏诊,需通过MRI检查确诊。治疗上常需要佩戴支具4-6周,严重者需手术修复。康复期间可使用吲哚美辛搽剂缓解症状。
韧带完全断裂属于严重损伤,通常伴有明显关节不稳和异常活动。检查时可发现关节松弛度增加,应力试验阳性。这种情况多需手术重建韧带,术后需严格制动。康复阶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等口服药物。
韧带部分撕裂表现为中等程度疼痛和功能障碍,关节稳定性相对保留。这类损伤需要充分休息,配合弹性绷带保护。物理治疗如低频脉冲电刺激有助于恢复,药物方面可选择布洛芬乳膏局部应用。
踝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采用冰敷减轻肿胀,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加压包扎,并将患肢抬高。伤后48小时内避免热敷或按摩,防止出血加重。恢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穿戴护踝可提供额外保护。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关节畸形,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等严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