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骨折断了怎么处理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手臂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冷敷、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手臂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发生手臂骨折后需立即用夹板或硬纸板固定患肢,避免移动骨折端加重损伤。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用三角巾或绷带悬吊于胸前。固定时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压迫血管神经。若现场无专业固定器材,可用书本、木板等临时替代。
骨折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肿胀,缓解疼痛。注意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皮肤,禁止热敷或揉搓患处。若出现皮肤发紫、麻木需立即停止冷敷。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严重肿胀时可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减轻组织水肿。开放性骨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必要时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
对于移位明显的粉碎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儿童青枝骨折可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后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一般6-8周开始功能锻炼。
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腕肘关节屈伸、旋转训练,配合红外线照射或超声波治疗促进恢复。早期可做握拳、手指爬墙等被动活动,后期增加哑铃锻炼肌力。康复期间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
骨折后需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制剂。恢复期可多食用牛奶、鱼肉、豆制品等富含钙质食物,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愈合。日常活动时注意防跌倒,骨质疏松患者应定期检测骨密度。若出现患肢麻木、剧烈疼痛或皮肤发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