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除颤仪的作用

自动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急救的医疗设备,能够自动识别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并通过电击恢复心脏正常节律。自动除颤仪的作用主要有快速识别心律失常、自动分析心律、提供电击除颤、指导心肺复苏操作、记录急救过程数据等。
自动除颤仪通过电极片实时监测患者心电活动,可在数秒内准确识别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致命性心律失常。设备采用智能算法排除干扰信号,避免误判。这种快速识别能力为后续急救争取宝贵时间,是心脏骤停抢救的关键第一步。
设备内置的心律分析系统会对检测到的心电信号进行多维度评估,包括频率、波形特征和节律规整性等参数。分析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操作者判断心律类型。当确认存在可电击心律时,系统会语音提示准备除颤,确保干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对于符合电击指征的心律失常,设备会自动充电并释放精确能量的双向波电流。电击能量通常设置在120-200焦耳范围内,可有效终止异常电活动而不损伤心肌。现代除颤仪采用阻抗补偿技术,能根据患者胸廓阻抗自动调节输出能量。
除颤仪会通过语音和屏幕动画实时指导施救者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位置、深度、频率等关键参数。部分型号配备节拍器和按压深度反馈功能,帮助维持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在分析心律期间,设备会明确提示停止按压以确保心电信号采集质量。
设备会自动存储心电波形、除颤时间、能量设置和CPR质量等关键数据,这些信息可通过USB或无线传输至医院信息系统。记录功能有助于事后医疗评估和质量改进,也为临床研究提供客观依据。部分高级型号支持实时远程监护,方便医疗团队提前准备接诊。
自动除颤仪应放置在公共场所显眼位置,定期检查电池和电极片有效期。非专业人员使用前须接受基础生命支持培训,掌握设备开启、电极贴敷等基本操作。急救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语音提示,电击时确保所有人员不与患者接触。心脏骤停抢救需要除颤仪与高质量心肺复苏配合,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仍需尽快送医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