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是啥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有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或通过免疫反应间接损害心肌。柯萨奇B组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病毒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后,经血液播散至心肌组织,病毒复制可导致心肌细胞溶解坏死。部分患者因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产生自身抗体,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此外,劳累、受凉、妊娠等诱因可能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发病风险。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不适,重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心悸、胸骨后隐痛或刺痛、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发病前1-3周有发热、咽痛、腹泻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查体可见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心律失常,严重者出现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等心力衰竭体征。心电图常显示ST-T改变、传导阻滞或各种心律失常。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血清心肌酶谱如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心肌损伤。病毒血清学检测可发现特异性抗体升高。心脏超声能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典型表现为心室壁运动减弱、心腔扩大。心脏磁共振可显示心肌水肿和纤维化,心内膜心肌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但临床较少常规开展。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支持和病因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加重心脏负荷。心力衰竭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减轻水肿,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可考虑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中药黄芪颗粒、生脉注射液等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
多数轻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及时治疗可完全康复,部分可能遗留心律失常或心功能减退。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较高,需早期识别干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康复期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循序渐进恢复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肌损伤。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日常需注意监测心率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宜选择低盐、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60%。若出现明显气促、下肢水肿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应及时心内科就诊。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感冒流行期间减少公共场所暴露,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