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脂肪性改变和脂肪肝的区别

肝脏脂肪性改变和脂肪肝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表述,均指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但临床通常将影像学描述的脂肪浸润称为肝脏脂肪性改变,而脂肪肝更强调疾病状态。
肝脏脂肪性改变多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强或密度降低,可能由短期饮酒、高脂饮食等可逆因素引起,此时肝细胞未发生炎症或纤维化。部分人群在调整生活方式后脂肪浸润可完全消退,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监测进展。
脂肪肝则属于明确的疾病诊断,涵盖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肝硬化三个阶段。长期酗酒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或代谢异常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均可能伴随肝酶升高、肝区隐痛等症状。若未及时干预,部分患者会进展为肝纤维化,需通过肝功能检测、弹性成像等评估严重程度,必要时使用水飞蓟素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
无论诊断为肝脏脂肪性改变或脂肪肝,均需限制酒精摄入,控制饱和脂肪酸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增加有氧运动频率。合并肥胖或糖尿病者应同步管理基础疾病,每6-12个月复查肝脏影像及肝功能指标,避免发展为不可逆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