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传染途径是什么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和血液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有蚊媒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
基孔肯雅热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当蚊虫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繁殖,再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群。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主要流行区域,雨季蚊虫滋生更易导致疫情暴发。防蚊措施包括使用驱蚊剂、安装纱窗纱门、清除积水容器等。
孕妇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后,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胎儿。新生儿感染可能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孕期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测,分娩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降低传播风险。
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可能造成传播,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在流行地区应对献血者进行筛查,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规范。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共用针具等措施可预防医源性传播。
预防基孔肯雅热需重点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流行季节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穿着长袖衣物。出现突发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急性期患者应隔离防蚊避免传播。恢复期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需注意补充营养和关节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