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厌食症

关键词: #厌食症
关键词: #厌食症
厌食症是一种以刻意限制饮食、对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为特征的心理行为障碍,属于进食障碍的典型类型,医学上称为神经性厌食。患者常伴有体像障碍、代谢紊乱及营养不良,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厌食症的核心表现为持续性的进食量显著低于生理需求,患者即使体重已低于正常标准仍恐惧增重。典型症状包括拒绝维持最低标准体重、过度运动补偿进食、使用催吐或泻药等清除行为。女性可能出现闭经,儿童青少年则表现为生长发育停滞。
患者普遍存在扭曲的体像认知,即使极度消瘦仍自觉肥胖。常伴随强迫性体重监测、食物热量计算等行为,部分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病前性格多具有完美主义倾向,发病可能与心理创伤、家庭关系紧张等应激因素相关。
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循环系统异常,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等代谢问题,以及胃排空延迟、便秘等消化功能障碍。重度营养不良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心肌损伤是常见致死原因。
需符合体重指数低于17.5或儿童生长曲线显著下降,伴随对增重的病态恐惧。通过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测评估营养不良程度,需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炎症性肠病等器质性疾病。心理评估常用进食障碍检查量表辅助诊断。
治疗需营养支持与心理干预并重,轻中度患者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错误认知,重度需住院进行营养重建。常用药物包括奥氮平片调节进食动机,盐酸氟西汀胶囊改善抑郁情绪。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患者尤为重要,需建立规律的进食监督体系。
厌食症康复需长期管理,建议建立均衡的饮食计划并定期监测营养指标。家属应避免对体重体型的评价性语言,创造宽松的进食环境。患者可逐步参与温和运动如瑜伽、散步,但需警惕过度运动倾向。若出现心悸、晕厥等警示症状须立即就医,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