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到底有多可怕

心肌炎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肌炎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毒性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心悸、气短和乏力。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多数轻症患者经规范治疗可痊愈,但重症患者需密切监测。
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差异较大。部分患者仅有轻微胸闷或疲劳感,通过休息和抗病毒治疗可逐渐恢复。这类情况常见于柯萨奇病毒或流感病毒感染后,心肌损伤范围局限,心脏功能未受显著影响。病情进展时可能出现持续性胸痛、活动后呼吸困难,心电图显示ST段改变或早搏,此时需住院接受静脉营养心肌药物如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等治疗,并限制体力活动。若炎症累及广泛心肌组织,可引发急性左心衰,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需紧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负荷,部分患者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暴发性心肌炎是最凶险的类型,起病数小时内即可出现心源性休克,死亡率较高,需体外膜肺氧合等高级生命支持。
心肌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3-6个月,避免任何增加心脏负荷的活动。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的清淡食物,如鱼肉、鸡胸肉和西蓝花,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康复期可遵医嘱使用芪参益气滴丸等中成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心率增快、下肢水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感冒后出现心前区不适要警惕心肌损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