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远端移位什么意思

骨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骨折远端移位是指骨折后远离身体中心部位的断端发生位置移动,属于骨折常见并发症之一。骨折远端移位可能与暴力外伤、骨质疏松肌肉牵拉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患处畸形、异常活动、疼痛加剧等症状。

1、暴力外伤

直接撞击或高处坠落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骨折断端错位。骨折远端受外力影响向侧方或成角方向移动,可能伴随血管神经损伤。需通过手法复位或手术内固定恢复解剖位置,常用接骨板、髓内钉等器械稳定骨折端。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2、骨质疏松

骨密度降低会使骨折端稳定性变差,轻微外力即可造成远端骨块移位。中老年人群多见,可能伴有脊柱压缩性骨折等并发症。除复位固定外,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抗骨质疏松治疗。日常需增加日照时间,适量补充乳制品和深海鱼类。

3、肌肉牵拉

骨折后周围肌肉的持续性收缩可能牵拉远端骨块移位,常见于肱骨、股骨等长骨骨折。需通过持续骨牵引或外固定架对抗肌肉拉力,必要时采用切开复位术。康复期可配合低频脉冲磁疗促进愈合,避免过早进行负重活动。

4、固定失效

石膏松动或内固定物断裂可能导致已复位的骨折端再次移位。表现为原疼痛缓解后突然加重,局部出现异常隆起。需立即就医调整外固定或更换内固定装置,术后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控制炎症反应。

5、病理性骨折

骨肿瘤、骨髓炎等病变破坏骨质结构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病理性骨折伴远端移位。需通过CT或MRI明确原发病,可能需病灶刮除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治疗。骨肉瘤患者需配合注射用唑来膦酸抑制骨质破坏。

骨折后应严格遵医嘱制动患肢,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端对位情况。恢复期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控制咖啡因摄入以免影响钙质吸收。出现患肢麻木、苍白等异常需立即就医排查血管神经损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