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由于什么功能障碍所致

关键词: #呼吸
关键词: #呼吸
呼吸衰竭通常由通气功能障碍或换气功能障碍所致。通气功能障碍可能与气道阻塞、胸廓畸形、呼吸肌无力等因素有关;换气功能障碍可能与肺水肿、肺纤维化、肺栓塞等因素有关。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通气功能障碍指气体进出肺部的过程受阻。气道阻塞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多伴有喘息和哮鸣音。胸廓畸形如严重脊柱侧弯可限制胸廓扩张,导致潮气量下降。呼吸肌无力多见于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神经肌肉疾病,表现为浅快呼吸和反常腹式呼吸。这类患者需通过支气管扩张剂、无创通气或病因治疗改善通气。
换气功能障碍指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异常。肺水肿时肺泡充满渗出液,常见于急性左心衰竭或ARDS,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肺纤维化患者肺泡壁增厚,多见于尘肺或特发性肺纤维化,CT显示网格状改变。肺栓塞导致部分肺泡无血流灌注,血气分析显示顽固性低氧血症。这类情况需氧疗、利尿或抗凝等针对性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常合并通气和换气双重障碍。长期气道炎症既引起气道狭窄又破坏肺泡结构,表现为持续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胸部X线可见肺过度充气和肺大疱形成,肺功能检查显示FEV1/FVC比值下降和弥散功能减低。此类患者需长期氧疗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急性加重时可能需机械通气支持。
脑干损伤、镇静药物过量等可抑制呼吸中枢。患者呼吸节律不规则,可能出现潮式呼吸或呼吸暂停。颅脑CT或MRI有助于发现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此类情况需立即解除病因,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注射液,严重者需气管插管维持通气。
心源性休克或严重贫血时,虽然肺功能正常但氧输送不足。患者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厥冷伴呼吸急促,中心静脉压监测异常。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可发现心肌梗死或心包填塞等病变。治疗需纠正休克状态,包括扩容、强心或输血等措施,必要时联合呼吸支持。
呼吸衰竭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氧疗和药物治疗,避免自行调节吸氧浓度。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营养支持以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为主,适当补充维生素。稳定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练习。定期复查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出现意识改变或SpO2持续低于90%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