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十个有八个脂肪肝

脂肪肝在年轻人中的确较为常见,主要与不良生活习惯、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脂肪肝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两种类型,通常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改善饮食结构等方式干预。
非酒精性脂肪肝多与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相关。这类患者往往存在腹型肥胖,肝脏内脂肪堆积可能导致肝功能轻度异常。早期干预重点是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比例。酒精性脂肪肝则与过量饮酒直接相关,戒酒是治疗核心。长期酗酒可能进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需严格限制酒精摄入。
部分年轻患者可能合并代谢综合征,表现为血糖、血脂异常。这类情况需要综合管理代谢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护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少数患者可能因遗传因素如威尔逊病导致脂肪沉积,需通过专科检查排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属于危急重症,需立即就医处理。
建议年轻人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饮食遵循地中海模式,限制油炸食品和含糖饮料。超重者以每月减重5%体重为目标,避免快速减肥加重肝脏负担。出现乏力、右上腹隐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服用保肝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