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脊椎受伤的症状

骨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11次浏览

关键词: #脊椎 #症状

孩子脊椎受伤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肢体麻木或无力、姿势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脊椎损伤可能由外伤、先天畸形、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建议家长立即带孩子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1、局部疼痛

脊椎受伤后,孩子通常会主诉受伤部位持续性疼痛,按压或活动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向周围放射,伴随肌肉痉挛。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拒绝触碰背部或颈部,并避免擅自按摩或热敷。若疼痛伴随发热,需警惕感染性脊柱炎等疾病。

2、活动受限

孩子可能出现颈部或腰部僵直,拒绝转头、弯腰等动作。严重时可能出现保护性体位,如双手托头、侧卧蜷缩等。家长需固定孩子受伤部位,避免搬运时造成二次损伤。先天性脊柱侧弯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渐进性活动障碍。

3、肢体麻木或无力

脊髓受压可能导致下肢麻木、刺痛感或肌力下降,表现为走路不稳、易跌倒。高位颈髓损伤可出现上肢精细动作障碍。家长需测试孩子四肢触觉和自主活动能力,记录症状发展情况。这类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脊髓震荡或椎间盘突出

4、姿势异常

脊椎骨折或脱位可能导致脊柱生理弯曲改变,出现驼背、侧弯等畸形。婴幼儿可能出现拒抱、哭闹时姿势不对称。家长需对比孩子双侧肩胛骨、骨盆是否对称。脊柱结核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角状后凸畸形。

5、大小便功能障碍

骶髓损伤可能导致尿潴留、尿失禁或排便困难。家长需询问孩子排尿排便感觉是否正常,观察是否有腹胀。这类症状属于急诊指征,可能提示马尾综合征等严重情况,需立即进行影像学评估。

家长发现孩子脊椎受伤症状后,应保持孩子脊柱轴线稳定,使用硬板担架转运,避免扭曲或颠簸。急性期需限制跑跳等剧烈运动,睡眠选择硬板床。恢复期可遵医嘱进行游泳、核心肌群训练等康复锻炼。日常注意书包减重、保持正确坐姿,定期检查脊柱发育情况。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神经功能障碍,须立即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