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牙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口腔科编辑 医路阳光
0次浏览

骨性牙突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颌骨发育异常、牙齿排列异常、外伤等因素引起。骨性牙突主要表现为上前牙前突、下颌后缩、咬合关系异常等症状,可能影响面部美观和咀嚼功能。

1、遗传因素

骨性牙突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父母或近亲属存在颌骨发育异常时,子女出现类似问题的概率较高。遗传性骨性牙突通常表现为上下颌骨比例失调,可能伴随高角面型或开合畸形。这类情况需早期干预,可通过正畸治疗结合正颌手术矫正,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术后疼痛

2、不良口腔习惯

长期吮指、咬唇、口呼吸等习惯可能导致牙齿受力异常,逐渐引发牙槽骨改建异常。儿童期持续性口呼吸可能造成上颌骨狭窄及前突,伴随腺样体面容特征。家长需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必要时使用肌功能训练器辅助治疗,配合碳酸钙D3片促进颌骨正常发育。

3、颌骨发育异常

上颌骨过度发育或下颌骨发育不足会导致骨性前突,常见于青春期生长发育失衡。这类患者常伴有深覆盖、露龈笑等症状,X线检查可见颌骨体部长度异常。轻度病例可采用隐形矫治器调整,严重者需正颌手术联合钛板固定,术后可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

4、牙齿排列异常

牙列拥挤或个别牙齿异位萌出可能推挤邻牙前突,长期未治疗可能继发牙槽骨形态改变。临床常见尖牙阻生导致侧切牙移位,形成假性骨性前突。可通过拔牙矫治创造间隙,使用镍钛弓丝排齐牙齿,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维护口腔卫生。

5、外伤因素

颌面部外伤可能导致颌骨骨折错位愈合或颞下颌关节损伤,继发咬合关系紊乱。车祸或运动撞击造成的髁突骨折可能引起下颌后缩伴上颌代偿性前突。急性期需进行骨折复位固定,后期采用颌间牵引矫正,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骨性牙突患者日常应避免过硬食物防止牙齿受力过大,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监测颌骨发育情况。正畸治疗期间需加强牙齿清洁,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线预防龋齿。成年患者矫正后需长期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术后恢复阶段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促进骨愈合。若出现明显咀嚼功能障碍或颞下颌关节疼痛,应及时复诊评估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