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股骨颈骨折怎么治疗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70岁股骨颈骨折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结合康复训练进行干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固定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卧床牵引、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高龄患者需综合评估心肺功能后选择个体化方案。
适用于骨折端对位良好的患者,常用空心螺钉或动力髋螺钉固定。手术创伤较小,可保留自身关节结构,但需严格卧床6-8周。术后可能伴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需配合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该术式要求患者骨质条件较好,骨质疏松严重者慎用。
针对骨折严重或合并骨关节炎的高龄患者,可选择半髋或全髋置换术。术后1-3天即可在助行器辅助下负重活动,显著降低卧床并发症。可能发生假体松动、感染等风险,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预防。置换后需避免髋关节过度内收屈曲动作,防止假体脱位。
对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者,可采用皮牵引或骨牵引维持骨折端稳定。需持续牵引4-6周,期间易引发压疮、肺炎等并发症,需定期翻身拍背。可配合接骨七厘片等中成药促进骨痂形成,但骨折愈合概率较手术低,可能出现畸形愈合。
急性期使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缓解疼痛,联合碳酸钙D3片改善骨质疏松。恢复期可添加骨化三醇软胶囊促进钙吸收。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消化道出血。疼痛控制不佳时可考虑阿片类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短期应用。
每日需补充优质蛋白60-80克,可通过牛奶、鱼肉等食物获取,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粉剂。维生素D摄入量应达800IU/日,配合日光照射促进钙质沉积。贫血患者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维持血红蛋白>100g/L以支持组织修复。
术后康复期需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初期以踝泵运动预防血栓,2周后开始髋关节被动活动,6周后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日常使用坐便器避免深蹲,床垫选择硬质防止髋关节内收。建议每3个月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两年内定期检测假体稳定性。饮食注意高钙高蛋白,戒烟酒以促进骨质修复,警惕跌倒风险,必要时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