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打石膏后还疼怎么办呢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小儿骨折打石膏后还疼可通过热敷缓解疼痛、调整石膏松紧度、遵医嘱使用止痛药、保持患肢抬高、避免剧烈活动等方式处理。骨折后疼痛可能与石膏压迫、炎症反应、神经刺激、骨折端移位、局部肿胀等因素有关。
在骨折后48小时之后,可以使用温热毛巾对石膏外部的肢体进行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热敷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每次热敷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进行2-3次。热敷后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防止潮湿刺激皮肤。
家长需观察石膏是否过紧,若发现肢体远端出现肿胀、发紫或麻木感,可能是石膏压迫导致。应及时就医检查,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石膏松紧度或更换石膏。不可自行拆除或松动石膏,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医生会根据肿胀程度决定是否在石膏上开窗减压。
若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等儿童适用止痛药。这些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家长需严格按照医嘱剂量给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要观察孩子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骨折后应将患肢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可用枕头或软垫支撑。抬高患肢有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特别是在夜间休息时更要注意保持正确体位。白天活动时也要避免患肢下垂时间过长,可定时抬高休息。
家长需限制孩子跑跳等剧烈活动,防止骨折端移动加重疼痛。可进行适当的手指或脚趾活动,促进远端血液循环。在医生允许的康复阶段,可进行轻柔的肌肉等长收缩练习。要特别注意防止石膏碰撞或受潮,保持石膏干燥清洁。
小儿骨折后疼痛是常见现象,家长需密切观察疼痛变化情况。若疼痛持续加重、出现发热或石膏渗液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复查。日常要注意补充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促进骨折愈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患肢受压,定期随访检查骨折愈合进度。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