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倒睫怎么办

轻微倒睫可通过物理拔除、物理矫正、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轻微倒睫通常由眼睑结构异常、眼部炎症、遗传因素、外伤瘢痕、衰老性眼睑松弛等原因引起。
使用消毒镊子拔除方向异常的睫毛,适合单根或少量倒睫。操作需由专业人员执行以避免损伤角膜,拔除后可能复发。伴随眼部异物感时可用人工泪液缓解,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
通过胶带粘贴或电解法改变睫毛生长方向。胶带法将下睑皮肤向下牵拉固定,适合儿童临时矫正。电解法破坏毛囊需多次操作,可能引起局部色素沉着。若合并睑缘炎可配合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
适用于炎症导致的继发性倒睫,需控制原发病。细菌性睑缘炎可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加替沙星滴眼液、莫西沙星滴眼液。过敏性结膜炎引发者需联合抗过敏药物如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伴随干眼症状时需长期使用环孢素滴眼液。
顽固性倒睫需行睑内翻矫正术,常见术式包括睑板楔形切除术、眼轮匝肌缩短术。术后需预防感染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瘢痕体质者可能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抑制增生。手术并发症包括矫正过度、睑外翻等。
每日清洁睑缘避免分泌物堆积,使用婴儿洗发乳稀释后棉签擦拭。外出佩戴护目镜防风沙刺激,睡眠时可用眼罩保护角膜。避免揉眼加重睫毛异常摩擦,隐形眼镜佩戴者需暂停使用。热敷可缓解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倒睫。
轻微倒睫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角膜情况,出现视物模糊、畏光流泪需立即就诊。儿童患者家长需定期修剪过长睫毛,观察有无频繁眨眼动作。老年患者注意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病,减少眼部并发症风险。饮食补充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