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脱臼的紧急处理方法

小朋友脱臼可通过复位固定、冷敷镇痛、限制活动、及时就医、预防护理等方式处理。脱臼通常由外伤牵拉、关节发育不全、重复性损伤、先天韧带松弛、病理性关节病变等原因引起。
发现脱臼后应避免自行强行复位,家长需用三角巾或绷带临时固定患肢,保持关节稳定。肘关节脱臼可将前臂屈曲90度悬吊于胸前,肩关节脱臼可用软枕支撑腋下。固定时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压迫血管神经。
在关节肿胀处用冰袋隔毛巾冷敷10-15分钟,每2小时重复一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皮下出血,缓解疼痛感。禁止直接热敷或揉搓患处,可能加重关节囊损伤。若孩子哭闹严重,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儿童适用镇痛药。
固定后需严格限制患肢活动,避免跑跳等动作。桡骨头半脱位患儿3天内禁止提拉患侧手臂,肩关节脱臼者需保持肩部制动。家长应监督孩子日常活动,防止二次损伤。可提供绘本、拼图等静态游戏转移注意力。
所有脱臼均需在6小时内就医,由医生通过X线排除骨折后行手法复位。反复脱臼可能需关节囊修复术,先天性关节松弛可配戴支具。若出现皮肤青紫、肢体麻木需急诊处理,提示可能伴血管神经损伤。
日常避免单侧提拉儿童手臂,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增强骨骼强度,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强化关节周围肌肉。习惯性脱臼患儿可定期复查,通过超声监测关节发育情况。
脱臼处理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软组织修复。定期复查关节稳定性,若发现患肢活动障碍或异常肿胀需及时复诊。家长应学习正确抱姿和牵拉方式,5岁以下儿童玩耍时需特别注意保护肘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