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疾病有哪些种类的

关键词: #疾病
关键词: #疾病
涎腺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涎腺炎、涎石症、干燥综合征、涎腺肿瘤及黏液囊肿等。这些疾病可能由感染、结石、自身免疫异常或肿瘤性病变等因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慢性涎腺炎多由细菌感染或导管阻塞导致,常见于腮腺和颌下腺。患者可能出现腺体反复肿胀、压痛,进食时症状加重。治疗需保持口腔卫生,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变腺体。
涎石症因唾液导管内形成钙化结石阻塞导管,好发于颌下腺。典型表现为进食时腺体突发胀痛,可能伴导管口溢脓。较小结石可通过多饮水、酸性食物刺激唾液排出,较大结石需行涎腺导管切开取石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
干燥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泪腺和涎腺。特征性症状包括口干、眼干,可能伴关节痛或皮疹。确诊需结合血液抗SSA/SSB抗体检测,治疗常用人工唾液替代、匹罗卡品片刺激唾液分泌,严重者需使用甲氨蝶呤片免疫调节。
涎腺肿瘤分为良性(如多形性腺瘤)和恶性(如黏液表皮样癌),常见于腮腺。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恶性肿瘤可能伴面神经麻痹。诊断需依靠超声或MRI,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需联合放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和氟尿嘧啶注射液。
黏液囊肿多因小涎腺导管破裂致黏液外渗形成,好发于下唇黏膜。表现为半透明囊性肿物,易破裂后复发。小型囊肿可观察或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反复发作者需手术切除囊肿及周围腺体。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腺体持续肿大、疼痛或口腔干燥症状超过两周时,应及时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涎腺异常,肿瘤患者术后应每3-6个月复查超声。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有助于维持涎腺黏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