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脐带常规护理
新生儿编辑
健康小灵通
新生儿编辑
健康小灵通
婴儿脐带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摩擦刺激、观察异常情况、正确使用消毒用品、防止尿液污染等措施。脐带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或延迟脱落。

脐带残端需保持干燥以促进自然脱落。每日用棉签蘸取75%医用酒精或碘伏溶液,由脐窝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1-2次,清除分泌物。洗澡时可用防水贴保护,洗后立即擦干。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增加脐炎风险。
纸尿裤上缘应反折至脐部下方,防止摩擦导致出血或损伤。选择宽松纯棉衣物,避免束带压迫。若发现脐周皮肤发红或渗血,应暂停使用护脐贴等压迫性物品。剧烈哭闹可能增加腹压,需及时安抚。
正常脐带残端会逐渐变黑变硬,7-14天自然脱落。若出现持续渗液、脓性分泌物、恶臭、脐周红肿发热或超过3周未脱落,可能提示脐炎或肉芽肿。体温超过38℃伴拒奶时需警惕败血症,应立即就医。
消毒应选用单支装医用酒精棉签或独立包装碘伏棉球,开封后24小时内用完。避免使用紫药水等染色剂掩盖感染迹象。双氧水可能延缓愈合,不建议常规使用。操作前家长需用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及时更换被尿液浸湿的纸尿裤,排便后从前向后清洁会阴。男婴排尿时可轻按阴茎朝向下方。尿布疹膏应避开脐部涂抹。夜间可选用高腰型纸尿裤,或使用纱布隔层吸收潮气。
护理期间应每日检查脐部状态,接触婴儿前后规范洗手。若脐带残端不慎被扯落,用无菌纱布按压止血后继续观察。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概率。发现脐部分泌物呈绿色或伴有出血不止、脐周皮肤发硬等情况,须立即至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