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心包炎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发热、心包摩擦音和心包积液相关表现。心包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肌梗死、尿毒症或肿瘤侵犯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胸痛是心包炎最典型的症状,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尖锐性或压迫性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左肩或背部。疼痛常因深呼吸、咳嗽或平卧位加重,坐位前倾时可缓解。这种特征性体位相关性疼痛有助于与其他心脏疾病鉴别。急性心包炎患者可能伴随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心包积液量较大时,由于积液压迫肺组织导致肺扩张受限。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即使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费力。大量心包积液可能引发心脏压塞,此时会出现端坐呼吸、面色苍白等危急症状,需要紧急心包穿刺引流。
感染性心包炎患者通常伴有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结核性心包炎可能出现午后潮热、夜间盗汗等特征性表现。非感染性心包炎如尿毒症性或肿瘤性心包炎发热较少见。发热时可能伴随寒战、肌肉酸痛等全身炎症反应。
心包摩擦音是心包炎的特异性体征,听诊呈粗糙的搔抓样声音,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最明显。摩擦音由发炎的心包脏层与壁层相互摩擦产生,具有与心跳一致的三相性或双相性特点。随着心包积液增多,摩擦音可能消失,这并不代表病情好转。
心包积液可导致心浊音界扩大、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大量积液时出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静脉系统淤血体征。慢性心包积液可能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表现为下肢水肿、腹水等右心衰竭症状。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估积液量和心脏受压情况。
心包炎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宜选择低盐、易消化的食物,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急性期需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但应避免提重物或突然体位变化。所有患者均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包炎症是否完全吸收或有无缩窄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