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胸是怎么回事

儿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8次浏览

关键词: #气胸 #小儿

小儿气胸可能由外伤、肺部感染、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剧烈运动、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氧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外伤

胸部受到直接撞击或挤压可能导致肺组织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患儿可能出现突发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家长需避免儿童参与高风险活动,若发生外伤应及时就医。临床可能使用头孢呋辛酯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药物预防感染,必要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2、肺部感染

肺炎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袭肺组织,可能破坏肺泡结构导致气体泄漏。患儿常伴有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呼吸状况,医生可能开具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时需配合氧疗。

3、先天性肺发育异常

肺大疱或肺囊肿等先天结构缺陷可能在轻微压力下破裂。这类患儿平时可能表现正常,但突发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胸部CT检查可明确诊断,必要时需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术后可配合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

4、剧烈运动

举重、潜水等需屏气的剧烈活动可能使肺泡内压骤增导致破裂。建议家长避免学龄期儿童进行此类运动,出现气胸后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卧床休息。对于反复发作病例,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支气管痉挛,并评估手术指征。

5、遗传因素

马方综合征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遗传疾病可能增加气胸发生概率。这类患儿往往伴有其他系统异常表现,家长需定期带儿童进行肺功能检查。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可能联合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改善肺功能,严重时需行胸膜固定术。

家长应保持儿童生活环境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刺激物,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以增强体质。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但三个月内避免跑跳等剧烈活动。定期随访胸片检查,若发现呼吸频率加快、口唇发绀等表现须立即就诊。注意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所有治疗措施需严格遵循医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