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检能检查胎儿心脏病吗

产检可以检查胎儿心脏病。常规产检中的超声检查能够筛查部分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但需结合针对性检查如胎儿超声心动图进一步确诊。
常规产检中的超声检查通常在妊娠18-24周进行,此时胎儿心脏结构已基本发育完成。二维超声可观察心脏四腔心切面、流出道等基础结构,能发现明显的结构异常如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但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或微小结构异常,普通超声可能存在漏诊风险。胎儿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胎儿心脏病的金标准,采用高频探头和多普勒技术,可评估心脏血流动力学、瓣膜功能及血管连接情况,对复杂畸形的检出率显著提高。部分高危孕妇如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妊娠早期病毒感染或糖尿病等情况,医生会建议在妊娠20-28周额外进行该项检查。
若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异常,可能需进一步行胎儿心脏磁共振成像或遗传学检测。磁共振成像能提供更清晰的心脏三维结构信息,尤其适用于超声显示不清的复杂畸形。羊水穿刺或绒毛取样可排查染色体异常相关的心脏病,如21三体综合征合并的房室间隔缺损。但需注意,即使经过系统检查,仍有少数轻微心脏异常可能到出生后才能被发现,这与胎儿体位、孕周、设备分辨率等因素有关。
建议孕妇按时完成规范产检,对高危因素及时告知医生。发现异常时避免过度焦虑,应配合医生完善后续评估。出生后新生儿需进行心脏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筛查,必要时转诊小儿心脏专科。孕期保持均衡营养,避免接触致畸物质,控制慢性疾病,有助于降低胎儿心脏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