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肚子疼是怎么回事儿

肝衰竭肚子疼可能与门静脉高压、胆道感染、自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药物性肝损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腹腔穿刺、营养支持等方式缓解。肝衰竭是严重的肝脏功能失代偿状态,需立即就医干预。
肝硬化进展至肝衰竭时,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胃肠淤血,刺激腹膜神经引发持续性钝痛。患者可能伴随呕血、腹水、脾肿大等症状。临床常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收缩内脏血管,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降低门脉压力,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缓解症状。
肝衰竭患者免疫力低下易继发胆道感染,细菌毒素刺激胆管壁引发右上腹绞痛。典型表现为发热、黄疸加重、墨菲征阳性。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严重者需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腹水蛋白含量降低时,肠道细菌穿透肠壁引发腹膜炎症,产生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患者可能出现低热、肠鸣音减弱。诊断性腹腔穿刺可见浑浊腹水,治疗首选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肝衰竭时纳钾泵功能障碍导致低钠血症,引发肠平滑肌痉挛性疼痛。常伴肌无力、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缓慢静脉补充浓氯化钠注射液,同时限制液体摄入量。监测血钠浓度调整速度避免渗透性脱髓鞘。
部分患者因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肝毒性药物诱发肝衰竭,药物代谢产物直接刺激肝包膜引起右上腹胀痛。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输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解毒,严重者需人工肝支持治疗。
肝衰竭患者出现腹痛需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5克/公斤体重以内,优先选择植物蛋白。每日监测腹围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排便困难时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变化,若出现嗜睡、烦躁等肝性脑病前兆,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恢复期可进行床边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但禁止剧烈活动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