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有空洞怎么治疗好得快

肺空洞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营养支持、对症处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肺空洞可能由肺结核、肺脓肿、肺癌、肺真菌感染、肺寄生虫病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空洞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莫西沙星片等抗生素。肺结核导致者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肺真菌感染需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直径超过3厘米的厚壁空洞或合并大咯血时,可能需行肺段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肺癌相关空洞根据分期选择胸腔镜手术或开胸手术。术后需保持引流管通畅,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肺结核患者需增加牛奶、瘦肉等富含色氨酸食物。存在咯血时应暂禁辛辣刺激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咳嗽剧烈可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镇咳,痰液黏稠者可口服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咯血时绝对卧床,患侧卧位防止窒息,必要时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止血。呼吸困难者给予鼻导管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抗结核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胸部CT观察空洞闭合情况。肺癌术后每3个月随访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肺脓肿患者需监测体温和血常规直至炎症指标正常。所有患者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肺空洞患者需保持居室通风干燥,每日开窗换气。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改善肺功能。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但避免剧烈活动。观察痰液颜色、量的变化,若出现发热、咯血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复诊。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