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需在产科和心血管内科联合管理下进行严密监测与个体化治疗。心脏病类型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需根据心功能分级制定分娩方案。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应在孕早期完成全面心脏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心功能Ⅰ-Ⅱ级者可在密切监测下继续妊娠,心功能Ⅲ-Ⅳ级或存在重度肺动脉高压等高风险情况时,需考虑终止妊娠。建议每月进行产科和心内科联合随访,监测胎儿生长及母体心功能变化。
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原有心脏药物,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致畸药物。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改善心功能,或使用盐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律失常。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时可静脉注射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但须严格监测血药浓度。
心功能Ⅰ-Ⅱ级且无产科指征者可尝试阴道分娩,但需缩短第二产程。心功能Ⅲ-Ⅳ级或存在主动脉扩张等病变时建议择期剖宫产,需由心脏麻醉团队配合完成。无论何种分娩方式,均需在术中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备好急救药物和设备。
产后72小时内仍是心力衰竭高发期,需在重症监护病房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液体平衡管理,每日称体重并记录出入量。哺乳期用药需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如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时不影响哺乳。建议产后6周复查心功能。
建议完成生育计划后采取永久避孕措施,不宜使用含雌激素避孕药。需定期随访心功能,部分瓣膜病变患者可能需在产后进行外科手术矫正。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控制钠盐摄入,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气促、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等。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屏气用力动作。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循环。注意口腔卫生预防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前需咨询医生。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家属应协助监测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