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为什么会引起炎症

感冒引起炎症主要与病毒入侵、免疫反应激活、组织损伤修复等因素有关。感冒时呼吸道黏膜受病毒刺激后会释放炎症介质,引发局部充血水肿等典型炎症表现。
感冒病毒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后,通过复制增殖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受损细胞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白细胞介素等促炎因子。常见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均可通过此机制引发炎症反应。
机体为清除病毒会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这些免疫细胞释放大量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介质。虽然有助于杀灭病毒,但过强的免疫反应会加重黏膜充血肿胀,表现为鼻塞咽痛等典型感冒症状。
病毒感染破坏呼吸道屏障功能后,链球菌等致病菌可能乘虚而入。细菌产生的内毒素会刺激机体释放更多炎症因子,导致扁桃体化脓、黄脓痰等细菌性炎症表现。此时需配合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
受刺激的肥大细胞会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这些炎症介质导致鼻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形成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症状。
病毒或细菌产生的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前列腺素E2合成增加。这种炎症反应会导致发热,同时伴随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能通过阻断该途径发挥解热作用。
感冒期间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饮食选择百合粥、雪梨羹等润肺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保证7-8小时睡眠,居室湿度维持在50%-60%。若出现持续高热、脓性痰液或耳部疼痛,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评估是否合并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