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管结石用什么方法

关键词: #结石
关键词: #结石
治疗胆管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内镜取石、手术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等方式治疗。胆管结石可能与胆汁淤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胆管狭窄、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黄疸、发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
药物排石适用于结石较小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这些药物可促进胆汁分泌、溶解胆固醇结石或缓解胆道炎症。药物治疗需配合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汁过度分泌。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若效果不佳需及时调整方案。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适用于胆总管中下段结石,通过十二指肠镜直达胆管开口取出结石。该方式创伤小且恢复快,但可能引发胰腺炎或胆管穿孔。术前需禁食并评估凝血功能,术后需监测血淀粉酶及腹部体征。对于合并胆管狭窄者可能需同步放置支架,防止结石复发。
开腹或腹腔镜胆管探查取石术适用于复杂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或内镜治疗失败者。手术可彻底清除结石并修复胆管结构,但存在麻醉风险及术后粘连可能。肝胆管结石患者可能需联合肝部分切除术,术后需留置T管引流胆汁通畅。患者术后早期需禁食并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单发、直径较大的胆固醇结石,通过高频声波将结石粉碎后自然排出。治疗前需确认结石成分及胆管通畅性,过程中可能出现肋部疼痛或血尿。碎石需配合药物辅助排石,多次治疗间隔不少于一周。该方式不适用于钙化结石或合并急性感染者。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适用于梗阻性黄疸或化脓性胆管炎的紧急减压,在X线引导下穿刺肝内胆管放置引流管。该方式可快速缓解症状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但可能引发出血或胆汁漏。引流期间需每日记录胆汁引流量及性状,保持导管通畅并预防感染,稳定后择期行确定性手术。
胆管结石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和蛋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胆汁排泄。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胆汁循环,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导致结石移位。出现持续性腹痛、巩膜黄染或高热时须立即就医。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超声或MRCP,监测结石复发及胆管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