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

阵发性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一种起源于心室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室速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心室肌电活动异常,引发室速。患者常伴有胸痛、气促等症状。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慢性期需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改善血供。心电图可见宽QRS波群,频率超过100次/分。
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易出现室速,与心室结构改变和纤维化相关。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晕厥。治疗可选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普罗帕酮片等药物,重症需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磁共振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肌病变程度。
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可诱发室速,多见于腹泻、利尿剂使用过量等情况。伴随症状包括肌无力、抽搐。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片纠正电解质,同时监测血钾浓度。心电图可见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速。
洋地黄中毒、抗抑郁药等可能延长心室复极,引发多形性室速。患者多有用药史及恶心、视觉异常等前驱症状。需立即停用致病药物,静脉注射地高辛抗体片段。药物浓度检测和心电监护是重要诊断手段。
先天性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可导致反复室速发作。常有家族猝死史,青年人多见。基因检测可确诊,治疗需避免诱发因素,必要时植入ICD。运动试验可能诱发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室速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限制咖啡因摄入,定期监测心电图。合并基础心脏病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发作时立即静卧,尽快就医。建议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既往发作情况及用药史,便于急诊医生快速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