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做什么检查

小儿病毒性脑炎需进行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血液检查、病毒学检查等。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检测脑脊液压力、细胞计数、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通常表现为压力轻度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多,蛋白质含量轻度升高,葡萄糖含量正常或轻度降低。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排除细菌性脑膜炎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包括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头颅CT可快速排除颅内出血、占位性病变等急症。磁共振成像对脑实质病变的显示更为敏感,可发现脑炎特征性的脑水肿、异常信号等改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脑损伤程度和范围。
脑电图可记录大脑电活动,病毒性脑炎患者常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慢波活动,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放电。脑电图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生化等检查。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血生化检查可评估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平衡,为治疗提供参考。部分患者可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脑脊液或血液中的病毒核酸,是确诊病毒性脑炎的重要方法。常见病原体包括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病毒学检查可明确病原体类型,指导针对性治疗。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持续发热、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确诊后需住院治疗,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重症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恢复期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脑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