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的治疗原则包括什么和什么

小儿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复位和固定。骨折治疗需根据患儿年龄、骨折类型及部位选择合适方法,核心目标是恢复骨骼正常解剖结构并保障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复位是通过手法或手术将错位的骨骼恢复到正常位置的过程。儿童骨折多数可通过闭合复位完成,医生会根据X光片评估骨折端对位情况,采用牵引或手法推压等方式矫正。对于关节内骨折、开放性骨折或严重移位骨折,可能需手术切开复位。儿童骨骼具有较强塑形能力,允许一定程度的对位不良,但旋转畸形必须完全纠正。
固定是维持复位后骨骼稳定的关键措施。石膏外固定适用于大多数简单骨折,需定期复查防止松动或压迫。弹性髓内钉常用于长骨骨折,允许早期活动且不影响生长板。严重骨折可能需外固定支架或钢板螺钉内固定。固定时间通常为3-6周,婴幼儿愈合更快。固定期间需观察肢体血运、感觉及活动,避免压疮或关节僵硬。
骨折后应保证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饮食,如牛奶、鱼类和绿叶蔬菜。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力量练习,避免剧烈运动直至骨痂形成。定期复查X光片评估愈合进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家长需注意儿童活动安全,预防再次跌倒或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