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肝炎综合症临床症状
新生儿编辑
医心科普
新生儿编辑
医心科普
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大便颜色变浅和生长发育迟缓。该综合征可能由病毒感染、遗传代谢异常、胆道闭锁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明确诊断。

黄疸是婴儿肝炎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黄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伴随尿色加深。该症状与胆红素代谢障碍有关,需通过血清胆红素检测评估。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皮肤呈黄绿色。
约半数患儿出现肝脏肿大,质地偏硬,严重者可触及脾脏肿大。肝脾肿大可能与肝细胞损伤、门静脉高压有关。体检可发现肋缘下肝脏超过2厘米,部分患儿伴有腹部膨隆。长期肝脾肿大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胆汁排泄障碍导致粪便呈陶土色或灰白色,这是胆道系统受累的特征性表现。大便颜色改变程度与胆道梗阻程度相关,完全性胆道闭锁患儿粪便持续呈白色。需观察大便颜色变化规律,辅助判断病因。

由于肝功能受损影响营养吸收,患儿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身高发育滞后。长期未治疗的患儿会出现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并发症。需定期监测生长曲线,评估营养状况。
部分患儿伴随食欲减退、呕吐、嗜睡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出血倾向、腹水等肝功能失代偿表现。个别遗传代谢病患儿伴有特殊面容、肌张力异常等全身症状。

家长发现婴儿出现持续黄疸、大便颜色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日常护理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监测生长发育情况。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不可自行使用保肝药物。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变化,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