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症状

|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毕叶
毕叶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人皮肤瘙痒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感染、干燥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控制、局部护理、抗感染治疗、保湿修复等方式缓解。

1. 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导致微循环障碍,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引发瘙痒。需监测血糖并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稳定血糖水平。

2. 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损伤使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蚁行感或瘙痒。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硫辛酸、依帕司他等营养神经药物。

3. 皮肤感染

高血糖环境易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如念珠菌性皮炎。需进行真菌镜检后使用酮康唑乳膏、莫匹罗星软膏、联苯苄唑溶液等抗感染治疗。

4. 干燥症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屏障受损。建议使用含尿素、神经酰胺、凡士林的保湿剂,避免过度清洁。

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应加强血糖监测,选择棉质透气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瘙痒持续加重需排查合并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降低密度脂蛋白的药

降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主要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普罗布考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脂水平及心血管风险选择合适药物,同时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

1、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

2、瑞舒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为强效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显著,需警惕肝功能异常风险,尤其适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3、依折麦布

依折麦布通过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发挥作用,常与他汀类药物联用,适用于单用他汀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他汀的患者。

4、普罗布考

普罗布考具有抗氧化和降脂双重作用,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但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电图。

除药物治疗外,建议限制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omega-3脂肪酸的摄取,每周保持适量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血脂指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