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的指标有哪些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万事通
12次浏览

关键词: #肝功能 #肝功

肝功能异常常见的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这些指标能反映肝脏的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状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评估。

1、谷丙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数值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轻度升高可能与熬夜或饮酒有关,显著升高需警惕急性肝细胞损伤。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遵医嘱完善肝炎病毒筛查、肝脏超声等检查。

2、谷草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在心脏和肝脏中含量较高,其与谷丙转氨酶的比值有助于判断肝损伤类型。酒精性肝病时该比值常大于2,心肌梗死也可导致升高。需结合肌酸激酶、心电图等检查鉴别,长期异常者建议进行肝纤维化扫描评估。

3、胆红素系列

总胆红素包含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升高时可能出现黄疸。直接胆红素增高多见于胆管梗阻,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需警惕胆红素脑病风险,成年人持续升高应排查胆结石、胰腺肿瘤等疾病。

4、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能与胆汁淤积、骨骼疾病相关。孕妇及青少年生理性增高属于正常现象,病理性升高需排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骨肿瘤等。建议同步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两者同时升高提示胆管系统病变。

5、蛋白指标

白蛋白降低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减退,长期营养不良或肾病综合征也可导致。球蛋白升高可能与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肝病有关。出现白球比例倒置时,需警惕肝硬化可能,建议完善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等检查。

日常应注意避免滥用药物、酒精及霉变食物,规律作息有助于肝脏修复。肝功能异常者应每3-6个月复查,伴有乏力、腹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慢性肝病患者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但须避免盲目使用保肝药物。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控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