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可能由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原因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需紧急就医干预。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是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心肌梗死会造成心肌收缩功能急剧下降,心脏泵血能力严重受损。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胸痛、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需立即进行血运重建,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同时使用呋塞米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重组人脑利钠肽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
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心脏泵血效率显著降低。心室率过快会使心脏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心率过慢则直接减少心输出量。患者可能伴随心悸、晕厥、意识丧失等表现。需紧急电复律或临时起搏,并静脉使用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血压短期内急剧升高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左心室无法有效将血液泵入主动脉。这种情况常见于未规律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伴随头痛、视物模糊、鼻出血等症状。需静脉使用硝普钠注射液、乌拉地尔注射液等快速降压药物,同时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
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瓣膜病变在急性加重时可诱发心力衰竭。瓣膜狭窄增加心脏射血阻力,关闭不全则导致血液反流加重心脏负担。患者可能出现心前区杂音、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急性期需使用利尿剂减轻肺淤血,后期可能需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或二尖瓣成形术。
心脏瓣膜遭受细菌感染可形成赘生物,导致瓣膜穿孔或腱索断裂。这种情况会突然加重瓣膜反流,使心脏无法代偿。患者通常有发热、皮肤瘀点、脾肿大等感染征象。治疗需静脉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万古霉素注射液等抗生素,严重者需手术清除感染灶。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遵医嘱规范使用利尿剂。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需立即就诊。长期管理需控制基础心脏病,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