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泪道探通术

眼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泪道探通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泪道阻塞的微创手术,通过机械扩张或疏通泪道恢复泪液正常引流。主要有泪道冲洗、泪道探针扩张、泪道支架植入、鼻内窥镜辅助手术、激光泪道成形术五种方式。

1、泪道冲洗

泪道冲洗是基础诊断兼治疗手段,使用钝头针管将生理盐水注入泪小点,通过液体反流判断阻塞部位。适用于新生儿泪囊炎或轻度膜性阻塞,可清除泪道内黏液或碎屑。操作需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可能引起短暂眼部酸胀感。

2、泪道探针扩张

采用不同型号的Bowman探针依次扩张泪小点、泪小管和鼻泪管,适用于先天性鼻泪管膜闭锁。探针直径从0.3毫米逐步增至1.0毫米,需配合泪道冲洗确认通畅度。术后可能发生假道形成或泪小点撕裂,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

3、泪道支架植入

将硅胶支架经泪小管置入鼻泪管,维持管腔开放6-12个月。适用于外伤性泪道狭窄或多次探通失败者,支架两端分别固定于泪阜和鼻腔。需定期冲洗防止分泌物堵塞,常见并发症为支架移位或肉芽增生。

4、鼻内窥镜辅助手术

通过鼻腔内窥镜定位鼻泪管下口,反向插入探针或进行造孔术。适用于骨性鼻泪管狭窄或鼻腔畸形患者,可同步处理鼻甲肥大等病变。需全身麻醉,术后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

5、激光泪道成形术

采用钬激光光纤汽化阻塞组织,对瘢痕性狭窄效果显著。激光参数设置为0.8-1.2焦耳/脉冲,同步灌注生理盐水降温。术后留置引流管2周,配合典必殊眼膏抗炎治疗,再狭窄概率低于传统探通术。

术后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游泳1个月,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出现脓性分泌物或溢泪加重应及时复诊,慢性泪囊炎患者可能需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婴幼儿患者建议在全麻下操作以确保安全性,术后每日按摩泪囊区帮助引流。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减少黏膜充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